近日,我校材料工程学院袁占辉教授在化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wo-Dimensional Porous Polymers: From Sandwich-like Structure to Layered Skeleton”的论文(DOI: 10.1021/acs.accounts.8b00444)。该论文第一通讯作者为袁占辉教授,第一单位为福建农林大学。《Account of Chemical Research》期刊在化学材料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是化学材料领域顶级杂志之一,2017年影响因子为IF=20.955。


论文截图
该论文是围绕二维(Two-Dimensional,2D)纳米材料开展研究,二维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质而引起了科学界极大的兴趣,其特性来源于内在的化学和2D结构,具有聚合物、多孔材料和2D纳米材料的先进特性的2D多孔聚合物已经成为全球新材料研究的热点。在过去的十年中,多孔聚合物由于其容易调谐的孔隙率、富碳骨架和突出的物理性质而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极大兴趣。这些特性使得多孔聚合物能够用于各种应用,例如传感、气体分离和存储、催化和能量存储。然而,分散性差阻碍了多孔聚合物的发展。大多数报道的多孔聚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只能通过溶液直接沉淀以非晶态结构合成。合理设计和合成具有可控形貌的多孔聚合物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该论文结合2D纳米合成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为克服传统制备2D多孔聚合物的合成障碍,详细阐述了采用2D模版(例如石墨烯)制备夹层多孔聚合物和多孔碳纳米片的方法以及少数情况下没有2D模板如何实现多孔聚合物2D形态的问题。

夹层2D多孔聚合物和多孔聚合物纳米片除了传统的单层原子和单体厚2D聚合物和层状结晶有机骨架外,还作为新型的2D软材料,在光电子和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D模板是成功形成优良夹层2D多孔聚合物的极好方法,可控制纳米片的横向尺寸和垂直厚度,并可大量合成,通过热解可以直接制备多孔碳纳米片,以提高能量相关应用的导电性。2D模板法为多孔碳纳米片提供了良好的储能和电催化电化学性能。随着新型2D材料的出现,各种2D模板和单体可用于制备夹层多孔聚合物,用于特定的用途。

文章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ccounts.8b00444